温暖的时光记叙文
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,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记叙文,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法的写人、记事、绘景、状物的文体。那么优秀的记叙文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温暖的时光记叙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依稀记得,我在老家巷子中穿梭时稚嫩的身影……
桂花香满堂
我孩提时,是在老家过的。奶奶是个爱花的人,在院子里种了一大棵桂花。每年秋天,枝头上一片片星星点点,黄澄澄,金灿灿,煞是好看。
每到这时候,奶奶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枝头上摘下来,晒干,放到一个小罐子里。那些时间,奶奶就变着花样儿喂我这只“小馋猫”,我就乖乖地坐在客厅的桌子边,看奶奶打粉、揉捏……桂花糕、桂花酒酿、桂花汤圆……咬上一口,那个美滋味儿像涟漪一般,在我的心中荡漾。
桂香袅袅,满屋子的香,缠绕在我的心头。很多年以后,我依然觉得那放着桂花美食的客厅便是家里最温暖的地方。
板凳映月光
小时候,喜欢听奶奶讲的故事,又喜欢坐在月光下,没办法,不能仰着头讲故事啊,于是家里的板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老家几乎每一家都会有几条大长板凳。我和奶奶就在家里的院子上摆上几条,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床。
我和奶奶就会躺在上面,看着天上浩瀚的星海,我浮想联翩,一会儿想成这个,一会儿又想成那个。
“奶奶,那几颗星星好像一个大熊!”
“那个叫大熊星,传说是当年所有熊的师傅,因行善积德,被太白金星带上天成仙。”
“那一个像葫芦的呢?东边的那个。”
“那一个可是铁拐李的大宝贝,这个葫芦能收各种妖怪,八仙过海时他让葫芦变成船的海。”
……
月光下,一老一少,总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。那些时候的月光,也总是分外柔和。
写字话斜阳
那时,我六岁,奶奶说我应该学写字。
她先写了一个“人”字,我模仿她的样子,依葫芦画瓢,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“人”字。她又写了一个“心”字,我写得前不着后,笔画散落得满纸都是。奶奶就握着我的手,一笔一划地写。
“我家昊,就是写的好!”奶奶眯缝着眼,看看字,瞅瞅我,直乐呵。我望着那小小的练字本上歪歪扭扭的字,忍不住咧着嘴笑。
窗外,夕阳已经倚在了天边的一角,丝绸般的阳光铺洒而来,穿过明亮的窗玻璃弥漫开来……
岁月的罅隙里,浓浓的,是我对老家的思念;奶奶陪伴的那些时光啊,永远是我心底里最温暖的记忆!
我是一名小学生,年龄不大,这个年纪能满足到的很少。其中令我最满足、最温暖的,就是与“他们”在一起。我所说的“他们”,不是别人,就是我的同学。
我们几乎都待在学校里,待在学校里的时间比待在家里的时间还长。与其待在家里,我觉得还不如待在学校里。正因为这样,我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一天一天地“升温”。
一路上的风光,我们一起看;一路上的困难,我们一起扛。
记得有一次,下雪了。雪花如鹅毛般漫天飞舞。我们啊,一个个的,眼睛都死死地盯着窗外,就盼着赶紧下课出去玩雪呢!就在这个时候,下课铃仿佛读懂了我们的心思,愉快地响起来。我们个个都顾不得戴手套,冒着感冒的“危险”,如出笼的鸟,欢脱地冲出教室。只随手捡一团雪,扔向“目标”,你追我赶。金色的阳光洒下来,为这白茫茫的天地又镀上一层薄薄的金。光落在我们身上,雪球似乎也变温柔了。不知为何,那情那景在记忆力,留下的竟是温暖的感觉。
与冬接踵而至的.是期末,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。压力很大,可我分外珍惜着这种紧张的气氛。因为其间夹杂着一股不易发现的“暖流”——虽说个个都在筹备着令人紧张的期末考试,但暖心之举还时有发生着。就比如说:某位同学在学习时遇到了一些困难,不过几分钟,再去看一眼,就会发现,他的身边已经出现了一名“小老师”。毕竟期末了嘛,要写要收的东西都比较多。比如……负责收的同学还没完成,你一定会看到的是:某一位同学率先“出手相救”:“你继续写吧,我帮你收!”然后……就“无缝交接”了岗位……
结束了一上午的学习之后,我们就朝着食堂蜂拥而至。顿时,食堂就成了我们的“集中营”。我们个个都像是三天没吃饭的人一样,才不管是什么菜,好不好吃,自己爱不爱吃,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不过多久,盘子里的米饭就被我们“清空”!这个时候……老师可就倒霉了!忙得不可开交!以我们班的食量,呵!岂是一碗饭就能满足得了的!老师东添一点,西添一点,一盆添没了又去换另一盆,就这样循环着……吃完饭后,从食堂往教室走的那段路上便成了我们的“天下”了!管他是不是同班的,一起走!然后,与自己的三五好友走在一起,聊自己的日常、生活、学习……此时,走在校园里,唯一能听到的就是同学们在一起讲笑话时爆发出的一阵阵“哈哈”声,这时欢声笑语布满了整个校园……晌午的光把我们的身影拉长,照得温暖,同学们在一起的氛围更暖……
回首过去,时间就像飞箭,从最初的起点一年级到现在的六年级。与其说我们之间是同学,不如说我们之间是家人,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。庆幸有你们,也庆幸与你们在一起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。回想着过去的点点滴滴,我只想说:“那些时光有你们在,真好,真温暖!”就任时光荏苒,我们终究不散!
一阵寒风吹来,风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衣缝里,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,用双手裹了裹衣服。今年的冬天格外冷,我不禁嘟囔道:“这么冷的天,还要我出来买盐”。
又一阵风吹来,树枝轻轻地摇晃,树枝上银白色的雪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。玉屑似的雪沫随风飘扬,映着清晨的日光,犹如一道道五颜六色的彩虹。
放眼望去远处好像一片白色的海洋,我低头一看,咦!这一块儿地上怎么没有雪呢?我踮起脚尖极力地向四周环视而去,看见前面有一个模糊的背影,好奇心驱使着我向前跑去。
突然,我一个趔趄和积雪来了个亲密接触,我被灌了一嘴的雪。“哎哟,都怪我,都怪我,这块儿地我还没来的及扫”。那个令我好奇的人边说边伸出她那蒲扇般的大手扶我起来,她赶紧脱下手套,用手套扫出一小块儿空地,把手套放在地上示意我坐下。我抬头看了看她,噢!原来是她。我还来不及多想便疼得发出“吭哧吭哧”的痛呼,她让我坐在手套上,只见她不停地搓着她的双手,不一会儿,她撩起我的裤腿,然后把手放在我的脚踝上轻轻地揉搓着。
她又问我:“疼不疼?”我说:“有一点儿疼。”刹那间,我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她的双手经过我的脚踝传遍了我的全身。我见过她,每次下雪后我总能看到她沿街积极打扫积雪的身影。她很爱笑,所以我每次经过都能听见她的笑声。
“您是环卫工人吗?这么冷的天还出来扫雪,单位不放假吗?”我歪着脑袋问他。
“不是啊”。她边说边摇着头。
“啊!您不是环卫工人。”我大叫一声,“那这么冷您还在打扫积雪,为什么?”
她笑了笑,眼角“长”出了许多鱼尾纹。“我女儿以前左路一蹦一跳的,还会跳方格子呢!可是,她几年前的冬天在这条街上像你一样,一不小心摔到了,腿摔骨折了……”
我看见某中透明的液体,从她那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里流了出来。先是一滴一滴的,然后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,一泉一泉的。他呜咽着说:“结果治疗后恢复的不是太好,孩子她现在走路一瘸一拐的。唉,都过去了,不说了。所以只要一下雪我就会过来扫雪,以免别的孩子也摔伤。”
原来是这样啊!我站了起来,以崇敬的目光再次认真的打量眼前这位阿姨,她又笑了起来,眼角的鱼尾纹像向阳花的脉络。望着她扫雪的背影我再次投去赞赏的目光。
在这如此寒冷的冬季,这段时光竟让我如此温暖。
透过记忆那一层层薄雾般的轻纱,看到的依旧是那些温暖的时光。
可曾记得?院子门前石墩上那对有说有笑的爷孙俩;可曾记得?那棵大槐树下,一个老顽童与一个小顽童打成一片的身影;可曾记得……
春。春的使者刚刚挥去冬的雪白,换上绿的轻纱时,那一对顽童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快乐。爷孙俩坐在床上。正午的小屋,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,爷孙俩跟随光线向窗外看去,院央灿黄的迎春花,院角油绿的杂草,一切都是那么的春意盎然。尤其是那迎春花,像一个个俏皮的孩子,笑开了脸。院子欣赏完了,爷孙俩又四目相对,不谋而合地笑了。
夏。夏季最好的,莫过于那属于夏的夜——蝉鸣阵阵,爷孙俩躺在藤椅上,仰望繁星点缀的夜空,孙子伸出手指,“一颗,两颗,三颗……”爷爷只是听着那稚嫩的声音,呵呵地笑着。数累了,爷爷就开始讲故事:三打白骨精、鲁智深倒拔垂杨柳……那些起着催眠作用的故事,却也深刻在小孩的记忆深处。夏日时光,温暖又欢心。
秋。院子后山上种满了枫树,一到秋天,便成了一片红色海洋。爷爷拉着孙子的小手,行走在铺满红叶的小径上,脚下发出“窸窸窣窣”的声音,向山顶出发……径上的枫叶几乎被他们踩了个遍。傍晚,爷孙俩承着不尽的欢声笑语,伴着夕阳的光辉,依依不舍地回到那个满是温暖的小院儿。
冬。小院儿里铺了厚厚的积雪,爷孙俩拿起铁锹,把雪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、其貌不扬的雪人。小孩儿的脸被冻得红红的,却浑然不觉。爷爷也不畏寒冷,看着,陪着小孩儿一起玩儿。玩够了,爷孙俩回到屋里,奶奶递给小孩儿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,小孩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,享受着馒头的香气在嘴里回荡的感觉,一股暖流传遍全身。这一幅温暖又祥和的画面,又成了烙印。
就这样,这对“新老顽童双人组”在一起度过了七八个春夏秋冬。如今,老顽童已不像从前那样有活力,小顽童也已长成少年,两人已很少打成一片了。但,永远不变的是那数不尽的温暖时光。
文档为doc格式